振动时效的主要功能:1、多峰识别,时效处理很彻底。2、真彩液晶动态显示各类曲线和数据,时效过程和曲线走势一目了然。3、自动判定工艺参数合适与否,并给出修订方案,实现人机对话。4、全自动功能很完善,兼具半自动和手动功能。5、动态跟踪功能可保证振动处理始终在标准要求的亚共振区进行。6、依据先进的频谱分析技术,按优化工艺选择激振频率进行时效处理。7、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具有强大的抗干抗能力。8、在线打印,全中文显示各曲线标注,使打印曲线更易识别与判断。9、强大的人机对话功能加上简单的操作使操作者易掌握振动时效工艺。10、强、弱电隔离,操作更安全。11、飞车提示、多重保护功能排除了现场操作的危险性。机械性能明显提高,经过振动时效处理的构件其残余应力可以被消除20%—80%左右。江苏振动时效去应力原理
振动时效设备是一种用于材料处理的特殊设备,它通过施加振动力量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在振动时效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效果,对材料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振动时效设备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振动力量的作用下,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晶界得到了更好的排列和结合,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这对于一些需要具备很大强度和硬度的材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振动时效设备还能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振动力量可以促进材料表面的氧化膜形成和增厚,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这对于一些需要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材料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振动时效设备还能改善材料的韧性和韧化处理效果。振动力量可以促使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均匀和细小。这不只能提高材料的韧性,还能使其更容易进行韧化处理,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可加工性。安徽全自动振动时效效果好不好振动时效设备的使用可以帮助制造商发现并修复产品的问题和缺陷。
时效是消除机械加工零件残余应力的基础工艺。振动时效在70年代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德国、英国、法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使用振动时效工艺。由于振动时效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及低成本的时效方法,与传统的热时效和自然时效相比,振动时效具有生产周期短,场地简单灵活方便,生产费用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由于振动时效的无比的优越性,又适应现代工业对能源和环保的要求,应用振动时效是企业改进传统工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较好选择,目前在某些方面已取代了传统的热时效和自然时效。
振动时效设备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是目前能进行二次时效的方法。方法;它又是绿色技术,在时效过程中无污染,目前,我国热时效炉有相当大的比重,量大面广,从能耗角度看约占总能耗的1%左右。全国年耗标煤13.85亿吨,按1%计为1380万吨,若热时效工艺50%用振动时效代替,年节约标准煤达690万吨,且减少废气排放,解决大型焊接结构件处理问题等,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振动时效工艺不需对工件加热、保温,只需对工件激振所耗很少电能,无废气排放,无空气污染,不需为时效工艺处理工序转运工件,生产周期短。虽然目前在二重的产品中,振动时效比重及推广应用价值己得到重视和肯定。推广应用振动时效工艺,不只可降低产品成本,还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节约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天然气),改善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振动时效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振动载荷的大小和频率。
振动时效设备可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振动时效过程中,材料表面会受到振动的刺激,从而促进了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和再生。这种氧化膜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层,防止材料与外界环境中的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接触,减少了材料的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振动时效设备对材料的振动时效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提很大强度和硬度、改善韧性和断裂韧度以及提高耐腐蚀性能等。这些影响使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可靠和耐用。因此,振动时效设备是一种有效的材料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品质。振动时效设备可以帮助制造商改善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安徽全自动振动时效效果好不好
振动时效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维护计划的指导。江苏振动时效去应力原理
概括起来讲,振动时效的工艺过程分四步进行:第一步:首先用弹性橡胶垫将要时效处理的工件在其节线附近支撑起来,并将激振器用弓形卡具卡紧在工件振动时的波峰处,将测试工件振动情况的传感器用磁坐吸紧在工件上,并用专门电缆线将激振器、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这一步又称为准备过程。第二步:振动时效设备以扫描的方式自动检测出被时效处理工件的固有共振频率和应该给工件振动能量的大小,这一步又称为振前扫描。第三步:振动时效设备以第二步测得参数为依据,自动确定出对工件进行振动处理的振动频率,并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随时检测振动参数和工件残余应力的变化,而残余应力不再消除时即适时停止处理过程,这一步又称为振动处理过程。第四步:振动处理完毕后,振动时效设备自动对被时效处理工件的参数进行再一次检测,以便依据JB/T5926-91或JB/T10375-2002标准,对振动时效进行判定。这一步又称为时效效果检测过程或振后扫描。江苏振动时效去应力原理